在【卓思公關101】欄目中,我們以公共關係(Public Relations)為話題基礎,採用科普、討論、案例分析等的方式展開內容,不定期為大眾獻上一份【不完全公關指南】,幫助讀者們更好地了解公關行業,以及【CHOICE COMMUNICATION 卓思公關】。 在上期的卓思公關101中,我們淺聊到公關與廣告的區別。這期將通過更具體的方面來細聊一下公關在行業中的價值。 與時俱進的公共關係公共關係在組織中發揮它的各種主要職能,包括企業傳播、市場傳播、媒體關係、公關活動/會議,而社交網絡隨著世代的交替變化,如今數字公關以及網絡營銷也被納入公關領域中。 20世紀早期的傳統公關 基本工作模式主要是圍繞傳統媒體,如紙質媒體和電視、廣播類媒體展開,從最基礎的撰寫和發佈軟文、深度報導管理到各式各樣的發佈會、體驗活動和線下活動都屬於這個範疇,公關的最終目標是通過對媒體,尤其是核心和重點媒體的管理,為客戶爭取到對公眾宣貫的優勢渠道。 2006-2007年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,行業可選擇的媒介資源迅速增多,社會化媒體公關也隨著在互聯網媒體上展開。相對於傳統的發稿思路,互動營銷的佔比逐漸升高。簡單來說,在新媒體時代,公關稿件則需要依據每個公司、品牌、乃至產品的調性,結合當下大眾喜好、熱門熱點,輸出內容。甚至還需要為其單獨建立社交媒體賬號,制定視覺調性、文案風格,舉辦線上活動以及建立粉絲管理體係等。 在新媒體大軍壓境的態勢下,不少傳統媒體開始轉型至社會化媒體,例如報刊、雜誌等都開設了門戶網站、iPad、手機、電子書等各種移動終端。傳統電視媒體則藉助短視頻、直播平台等作為重要的載體,在線運行官方新聞頻道。通過拓展內容表現形式、豐富信息生產視角、豐富交互方式與服務。 公關傳播面臨的挑戰當公關不再是觸及公眾宣貫的首選途徑,許多企業開始偏向於通過自營媒體、網站以及KOL/Influencer當作傳播組合的重點,企業不惜重金求得內容合作,得以“軟文”的露出。起初,公眾被來自個體的發聲所吸引並產生共鳴,認為 “個人故事”更加可靠更可信。然而,隨著行業內的競爭,一些新媒體的報導逐漸偏向商業化,內容不再是傳播本身,為了贏得更多博人眼球的關注度,信息被浮誇的標題誤導、被誇大其詞的說辭扭曲。稿件也會被反复的轉載,或截取報導,久而久之,信息在氾濫的網絡中,變得難分真假,更加無法追溯來源。 Instagram增加 "虛假信息 "的標籤,以遏制假新聞的傳播。 圖片來源 | usatoday.com 在海外華人圈裡,微信、WhatsApp是即時通訊工具中普及率最高的。無論是老移民用來聯絡親人、還是初來乍到的新移民用來認識新朋友,獲取租房信息等。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已經是華人獲得中文信息的第一選擇。 一幅警告網上傳播虛假新冠肺炎新聞的海報(越南,河內)。 圖片來源 | Kham / Reuters 在此,卓思公關友也善提醒各位網民:面對網絡信息,要多一點理智,客觀公正的態度面對小道消息! 那麼對於企業來說,如果利用公關手段樹立起行業威嚴呢?我們下期見分曉! 文献参考来源:
Leave a Reply. |
AuthorStaff at Choice Communication who are curious and passionate about the latest trends. Archives
March 2023
Categories |
7/26/2022
0 Comments